某年酷熱的夏日,這個只有一歲大的小孩,不幸地患上小兒麻痺症,從此不良於行。
「普通人未必會珍惜他們已擁有的健全身軀,但由於傷殘人士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而更懂得珍惜。傷殘人士會經歷沮喪階段,但必須克服困難及心理障礙,向社會踏出第一步。」
對梁世昌來說,他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是要堅持入讀主流學校。在當時的教育制度下,並沒有什麼融合教育計劃*,一般學校也沒有設施配合有殘疾學生的需要。儘管如此,他寧願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入讀一般的學校,目的是要接觸大眾人士,適應主流社會的生活,融入社群。
梁世昌的父母讀書不多,也不知道如何料理這個患病卻又十分乖巧的兒子,心裡十分難過,卻又苦無對策。他們四出訪尋名醫,將微薄的入息,除基本生活所需外,都全用來醫理世昌。一次聽聞廣州有位醫師,於是將他送返國內治理,但最後也接受了兒子永遠都不能走路的事實。後來母親將世昌送入一所專為有殘障兒童而設的特殊寄宿小學,接受教育。
多年來,世昌在這所特殊學校的成績皆名列前茅,小學畢業時,教育署和校方安排他入讀特殊中學。出乎意料地,梁世昌堅持在一間普通小學重讀小六,報考升中試。年紀小小的他,已明白到自己再不能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下生活;相反要與一般人一起生活,一起奮鬥。在他的堅持下,教育署安排他入讀一所單層的鄉村小學,目的是要方便他進出該校。在重讀的那一年,這間主流小學與其他學校一樣,不斷操練公開考試題目。最後他以一級的成續升讀一所主流中學。
入讀主流中學,殊不容易。當時的中學甚少有升降機,這所學校也不例外,故此,世昌不得不用臂力加上拐扙,每天爬上數層樓上課。同學和老師也很熱心幫助他,每當轉堂到不同的樓層和課室,同學會預先擺放他的輪椅在樓梯口,方便他走動,老師也明白他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抵達課室。
中學會考成績斐然,順利升上預科,及後在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他是想證明,殘疾人士不是只會倚靠綜援度日,只接受別人的施與;相反是可以幫助別人,回報社會。畢業後,順利加入了社會福利署,任職社工,當中他處理了不少個案。最教他難忘的是曾協助一位患有精神病的中四學生。這名青年多個月來不肯理髮,不肯離開自己的房間。開始時他不肯與世昌交談,甚至懷疑這名坐輪椅的社工能怎樣幫他,至逐漸願意打開自己的心窗,接受世昌的輔導。世昌這種不離不棄的精神,打動了這位青年,因為在這位身患殘疾的人身上,看到他是如何重視生命。最後這名青年願意接受治療,重投社會工作,自給自足,後來他登門道謝,兩人感動得落淚。當中的甘與樂,是他們兩者之間相助成長的經歷。
融合教育在香港
對梁世昌來說,融合教育是遲來的一步。他當年入讀主流學校的時候,各方面都未能配合,障礙重重。但隨時代進步,融合教育已經是社會的大趨勢。他嘆道:「遲來的發展總比永不發展好。」他十分支持融合教育,因這計劃提供了選擇,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入讀一般的主流中學,以致個人得以更全面的發展。世昌續說:「有了這項計劃後,殘疾學生可以與一般人士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另一方面,融合教育對沒有殘疾的學生亦還帶來很多好處,因為透過接觸有殘疾的同學,他們較懂得接納人與人之間所存有的差異,更能接納和關心別人。
*「融合教育」是指建立一個互相關懷的校園文化,令大眾接納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是有殘障的學生,並因材施教及提供科技支援,從而確立人人平等,相互共融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