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三個兒子的母親,加上其中兩名兒子是弱能人士,陳女士在多年照顧他們的過程中,少不免會有情緒低落和灰心失意的時候。她說她樂觀開放的個性,確實有助她度過大大小小的難關。她從來不會讓不愉快的事情長時間影響自己的情緒,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她總是以「見招拆招」的態度面對。有需要時,她也會找朋友傾訴,尋求支持。陶醉在書海中達至忘我境界,也是陳女士紓緩壓力的其中一種方法。因此,她一有空便往圖書館,凡看得懂的書都拿來看。她可以為要煮好一頓飯而找來相關的書籍研究一番;有關兒童心理發展的書本,也大大幫助她更了解兒子以及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陳女士說:「人比人, 比死人」。因此,她絕少把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比較,因為這樣做只會使自己更加不快。即使真的要比較,她亦只會與更差的人相比, 這樣可提醒自己,她不是唯一的「慘人」,世上有更多其他不幸的人。事實上,在攜同兒子求醫的過程中,她看見不少弱能情況比自己的兒子更嚴重的孩子,甚或遭父母遺棄的孩子,她會為自己的兒子還會走路而感到欣慰。
除了不與人家的孩子互相比較外,陳女士也很少把三個兒子互相比較。她對孩子給予的獎賞或懲罰,只會針對他們的行為,而不計較他是否弱能。例如大兒子較會躲懶,當他連能力辦到的事情也不肯做時,她會毫不偏私地責備他。二兒子較樂意幫助兄弟和家庭的事,她會論功行賞。雖說不將三個兒子作比較,但事實上她真的希望健全的二兒子將來會照顧弱能的兄長和弟弟。她認為,如果長子和幼子長大後能夠照顧自己,過着平常人的生活,這對她來說已算是「賺到」。不過,他們總有需要援助的時候。如果二兒子願意幫助兄弟,他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如果他特別重情義的話,他心中的心理負擔將會更大。對兒子的期望,她一直只藏於心裏,從不宣之於口,也絕少勉強二兒子忍讓兄弟的不合理或他不喜歡的行為,但會讚賞他自發地愛護兄弟的做法。到現在為止,值得她欣慰的是,二兒子一般也很願意幫助兄長和弟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無論怎樣善於處理個人的情緒和壓力,人總不能完全抹去所有的擔憂,陳女士也不例外。一直以來,幼子腦內的兩個水瘤,是不知何時爆發的計時炸彈。醫生雖然無提供任何治療,但吩咐孩子須接受定期檢查以監察水瘤的情況。萬一幼子生病,病毒會入侵腦部,輕則抽筋,嚴重的會變植物人。為此,陳女士對自己說,生活總是要面對的,事情倘若真的發生,她也得接受,既然無法控制,她選擇不去多想。她相信不論生活怎樣艱難,她也要繼續向前走,到時候自然會有她可走的路。
筆者語:
陳女士的經歷,道出了一般弱能兒童家長的難處。頻密的醫療和治療約會、連帶治療所須的費用、工作上的極度不便,無可避免地為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亦也令家長身心疲累。
在不同的家庭生命階段(family life cycle)中,教養子女會對配偶共同生活的關係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夫婦須有共同的目標,互相扶持, 一起承擔繁重的責任,分工合作、互相補足,並需理性處理彼此在教養子女方面的分歧,才能好好培育下一代和推動夫婦關係向前邁進。
弱能兒童的家庭,除了面對比一般家庭大的經濟壓力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特別是夫婦關係,亦備受考驗。正如很多有關弱能人士家庭成員的研究指出,要照顧一名弱能子女的家長,比一般父母須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和考驗。他們需要更大耐性、理解和技巧處理孩子的特別需要。此外,弱能子女的出生令他們經歷的哀傷過程(bereavement process),也有別於一般家長的心路歷程。無論是時間管理、壓力處理、支援網絡和尋求協助,都要求家長付出相當多的個人內在資源,而且無可避免會考驗夫妻的關係。陳女士的經歷,正好反映出夫婦接受弱能子女的不同程度所引發管教子女問題上的分歧,處理不善的話,不單會影響子女的身心成長,還會導致婚姻關係破裂。筆者在工作中曾經遇到不少類似的個案,父母其中一方投訴弱能子女難於管教,無論是什麼方法都不管用,孩子仍舊不斷有不良行為,甚至變本加厲,令他們感到憤怒和傷心。探其原因,大部分家長都指出自己和家庭某位重要成員(可能是丈夫或妻子,也可能是配偶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有嚴重的意見分歧或不協調,但為了免傷和氣,因此便以雙重甚或多重標準處理子女的行為。無法改變配偶的態度和做法,使父母其中一方感到無奈,甚至滿肚子不滿和憤怒,於是不由自主地宣泄到孩子身上,又或不自覺地要求孩子「明白爸媽的難處」和「生性懂事」,忽略了孩子能力的限制。
要做到在逆境中自強、勇敢正視個人的壓力來源,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常見的反應是逃避思想問題的根源,又或把問題的起因和解決問題的責任完全歸咎他人。對弱能兒童家長來說,要面對比一般家庭更沉重和複雜的壓力,學習陳女士那樣,在困境中仍有一顆赤誠之心,未因兒子的弱能問題減少對孩子的關懷愛護,既不放棄也不縱容,這確實絕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她能時刻運用各種方法紓緩個人的壓力,然後重新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陳女士走過的路絕不輕省,但假如弱能兒童的家長肯努力,筆者相信每一位願意為孩子付出的父母,都會像她一樣能夠做到的。
「良言治憂傷」。一句真誠的諒解話,不單能給人心靈慰藉,也使人較易卸下心理防衞,然後理性地審視本身的狀況和客觀環境。相反,一句無心的刻薄話,一句順口的冷語,都可能會增加別人的壓力。經常接觸弱能人士家長的專業人士,尤其要謹慎自己的一言一行。陳女士所遭遇的不愉快經歷,正好說明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