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三个儿子的母亲,加上其中两名儿子是弱能人士,陈女士在多年照顾他们的过程中,少不免会有情绪低落和灰心失意的时候。她说她乐观开放的个性,确实有助她度过大大小小的难关。她从来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影响自己的情绪,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她总是以“见招拆招”的态度面对。有需要时,她也会找朋友倾诉,寻求支持。陶醉在书海中达至忘我境界,也是陈女士纾缓压力的其中一种方法。因此,她一有空便往图书馆,凡看得懂的书都拿来看。她可以为要煮好一顿饭而找来相关的书籍研究一番;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书本,也大大帮助她更了解儿子以及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陈女士说:“人比人, 比死人”。因此,她绝少把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比较,因为这样做只会使自己更加不快。即使真的要比较,她亦只会与更差的人相比, 这样可提醒自己,她不是唯一的“惨人”,世上有更多其他不幸的人。事实上,在携同儿子求医的过程中,她看见不少弱能情况比自己的儿子更严重的孩子,甚或遭父母遗弃的孩子,她会为自己的儿子还会走路而感到欣慰。
除了不与人家的孩子互相比较外,陈女士也很少把三个儿子互相比较。她对孩子给予的奖赏或惩罚,只会针对他们的行为,而不计较他是否弱能。例如大儿子较会躲懒,当他连能力办到的事情也不肯做时,她会毫不偏私地责备他。二儿子较乐意帮助兄弟和家庭的事,她会论功行赏。虽说不将三个儿子作比较,但事实上她真的希望健全的二儿子将来会照顾弱能的兄长和弟弟。她认为,如果长子和幼子长大后能够照顾自己,过着平常人的生活,这对她来说已算是“赚到”。不过,他们总有需要援助的时候。如果二儿子愿意帮助兄弟,他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如果他特别重情义的话,他心中的心理负担将会更大。对儿子的期望,她一直只藏于心里,从不宣之于口,也绝少勉强二儿子忍让兄弟的不合理或他不喜欢的行为,但会赞赏他自发地爱护兄弟的做法。到现在为止,值得她欣慰的是,二儿子一般也很愿意帮助兄长和弟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怎样善于处理个人的情绪和压力,人总不能完全抹去所有的担忧,陈女士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幼子脑内的两个水瘤,是不知何时爆发的计时炸弹。医生虽然无提供任何治疗,但吩咐孩子须接受定期检查以监察水瘤的情况。万一幼子生病,病毒会入侵脑部,轻则抽筋,严重的会变植物人。为此,陈女士对自己说,生活总是要面对的,事情倘若真的发生,她也得接受,既然无法控制,她选择不去多想。她相信不论生活怎样艰难,她也要继续向前走,到时候自然会有她可走的路。
笔者语:
陈女士的经历,道出了一般弱能儿童家长的难处。频密的医疗和治疗约会、连带治疗所须的费用、工作上的极度不便,无可避免地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亦也令家长身心疲累。
在不同的家庭生命阶段(family life cycle)中,教养子女会对配偶共同生活的关系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是自然不过的事。夫妇须有共同的目标,互相扶持, 一起承担繁重的责任,分工合作、互相补足,并需理性处理彼此在教养子女方面的分歧,才能好好培育下一代和推动夫妇关系向前迈进。
弱能儿童的家庭,除了面对比一般家庭大的经济压力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特别是夫妇关系,亦备受考验。正如很多有关弱能人士家庭成员的研究指出,要照顾一名弱能子女的家长,比一般父母须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考验。他们需要更大耐性、理解和技巧处理孩子的特别需要。此外,弱能子女的出生令他们经历的哀伤过程(bereavement process),也有别于一般家长的心路历程。无论是时间管理、压力处理、支援网络和寻求协助,都要求家长付出相当多的个人内在资源,而且无可避免会考验夫妻的关系。陈女士的经历,正好反映出夫妇接受弱能子女的不同程度所引发管教子女问题上的分歧,处理不善的话,不单会影响子女的身心成长,还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笔者在工作中曾经遇到不少类似的个案,父母其中一方投诉弱能子女难于管教,无论是什么方法都不管用,孩子仍旧不断有不良行为,甚至变本加厉,令他们感到愤怒和伤心。探其原因,大部分家长都指出自己和家庭某位重要成员(可能是丈夫或妻子,也可能是配偶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有严重的意见分歧或不协调,但为了免伤和气,因此便以双重甚或多重标准处理子女的行为。无法改变配偶的态度和做法,使父母其中一方感到无奈,甚至满肚子不满和愤怒,于是不由自主地宣泄到孩子身上,又或不自觉地要求孩子“明白爸妈的难处”和“生性懂事”,忽略了孩子能力的限制。
要做到在逆境中自强、勇敢正视个人的压力来源,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常见的反应是逃避思想问题的根源,又或把问题的起因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完全归咎他人。对弱能儿童家长来说,要面对比一般家庭更沉重和复杂的压力,学习陈女士那样,在困境中仍有一颗赤诚之心,未因儿子的弱能问题减少对孩子的关怀爱护,既不放弃也不纵容,这确实绝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她能时刻运用各种方法纾缓个人的压力,然后重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陈女士走过的路绝不轻省,但假如弱能儿童的家长肯努力,笔者相信每一位愿意为孩子付出的父母,都会像她一样能够做到的。
“良言治忧伤”。一句真诚的谅解话,不单能给人心灵慰藉,也使人较易卸下心理防卫,然后理性地审视本身的状况和客观环境。相反,一句无心的刻薄话,一句顺口的冷语,都可能会增加别人的压力。经常接触弱能人士家长的专业人士,尤其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陈女士所遭遇的不愉快经历,正好说明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