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玲本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但自從 1972 年後的會考卻改變了她的命運。
慧玲小時候讀書非常勤力,成績優異,但她平常很小和同學交往,亦很少娛樂,而夢想成為教師的她,把每天的時間也放在讀書上。像計時炸彈般的壓力終於便在會考前數月爆發,她開始精神崩潰。會考的時候本已溫習的她,腦中卻只是空白。當她收到成績表時感到非常無奈,往後她還因為此事感觸而病發四次。
其後經伊利莎伯醫院的診斷,證實了她是因為長期壓力而患上了精神分裂。
轉往青山醫院繼續治療的慧玲,首次住院便接受了六次電療。雖然電療的那支麻醉劑極不好受,但最令她不習慣的卻是那裏的病人,更有一次無故被那裏的病人打了一下,令她感到不知所措,覺得在那裏沒有安全感。其後雖有在旁的護士解釋,但生活在這樣環境下的她仍是非常不安。
兩、三年後,因為她的情況穩定,醫生便容許她出院。在住院的期間,她除了接受藥物和心理的治療外,還學習了一些職業技能。出院後她在一所電子廠做裝配工作,由於電子裝配是非常講求效率,慧玲因沒有時間娛樂而感到苦悶,所以當她看見身邊較慢的員工被革職時,便自動辭去了工作了。
在一次病發住院時,她在護士勸導下相信了耶穌。起初她雖然不太相信,但後來透過信仰使她精神上有了寄託,壓力降低了,病情自然便有好轉。後來她便信耶穌,這是她一生之中很大的轉變。
現時她做清潔工作,每天雖然仍要吃十二粒藥,但在音樂和看書的輔助、信仰的支持下,病情已日漸好轉,加上透過社區中心的活動,亦變得開朗,懂得處理情緒。
而在最後問她面逆境時的心得,她覺得對全部事情也不應太執著,退一步,海闊天空,有需要時更可以請教長者意見。
我透過這次活動初次接觸到精神病康復者,感覺非常奇異,這是因為她比我平常接觸的人還要健談得多,證明精神病康復者和一般常人一般,也有著一般工作能力,有些甚至比常人更勤力,所以社會應加以接納精神病康復者,令精神病康復者可以重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