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十八歲的我,因為會考讀書壓力艱巨,加上要照顧病重的父親,天還未光,就要處理一切家務,如到市場買餸、送飯給病重的父親。由於自己身體孱弱,一向缺乏照顧,天寒地凍時還穿著單薄的衣物,內心的困擾沒人傾訴。最後,我受不了那嚴峻的考驗,終於患上精神分裂症。
自從患了精神病,本來成績平穩的我,在考試時精神緊張、集中力弱,往往在面對試題時發呆,胡思亂想,成績自然地差強人意,因此我放棄了許多的抱負和理想,例如出國留學作深造遠遊等等。主要原因是精神頹靡,加上吃藥後,有貪了睡的狀況,內心退縮,注意力不集中,以致防礙人際關係,與朋友疏離。甚至躲在家中,孤單寂寞、自怨自艾,時常幻想些不合天際的事,甚至思想鑽入牛角尖,吹毛求疵,頓時間要求自己太高,缺乏平安,做起事來,左盼右顧,思慮太多,導致自己做事,沒有衝勁!
患病初時的我,時常恐懼別人知道自己有精神病,因為當時社會覺得家中有一個病者,會覺得是奇恥大辱,不受大多數人的接納,甚至遭人歧視,惡意地批評精神病者是白痴、神經佬、癲佬、痴線佬等等。幸好,現今社會人士知識水平漸漸提高,瞭解精神病如同一般疾病,可以經過藥物治療、輔導和訓練得痊癒;我們康復以後,更如常人一樣,投入社會工作謀生!
病癒後,我也曾一度停止吃藥,而引致自己精神病復發。因此精神病者一定不可以我為倣者,須定時吃藥。我的精神病再沒有復發是靠家人支持和神的帶領,現在我再沒有過往的不平安感及寂寞,神一度帶領我參加浸會勵群日間訓練中心,接受過渡期的訓練,及參加健群社晚間活動。這病使我人生充滿了悲喜交集,滋味無窮。在受訓期間,我接觸了一群同病相憐的人,大家都是要吃藥,精神累和易畏縮。初愈時,我們都是動作緩慢或精神不振,很難出外工作;但接受訓練後,不單只學識與人分擔難題,而且互相提醒彼此的盲點。合群的生活,可以把內心孤單和寂寞打破,能與別人產生共鳴和迴嚮,使我們遠離病魔。甚至我們可以回到社會工作,做一個有意義的人。